
等了好幾年,終於等到溫德斯公路三部曲的第一部-【愛麗絲漫遊記】(Alice in the Cities),【愛麗絲漫遊記】是16釐米的拷貝,沒有發行DVD,這次金馬影展邀到這部片,真的很難得,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在大螢幕上看到,錯過的人真的很可惜。雖然進電影院前因為拷貝的問題拖了一陣子,進去之後還得把16釐米的放映機放在外頭,但是膠捲轉動的聲音、黑白的畫面、中場換膠捲,感覺好像跟著溫德斯回到【愛麗絲漫遊記】的年代…
在令人失望的「紅字」之後,溫德斯拍了這部電影Alice in the Cities【愛麗絲漫遊記】,它可能是溫德斯電影生涯裡,最重要也是最為經典的一部,之後溫德斯的電影幾乎多少都有愛麗斯漫遊記的影子,包括【公路之王】、【美國朋友】、【巴黎德州】、甚至這兩年的新片【豐饒之地】和【別來敲門】,類似的命題不斷在溫德斯的電影中出現,劇中的男主角不斷的追尋證明自己的存在。而愛麗絲漫遊記得主角菲力普,幾乎就是溫德斯自己的投射…
電影開場一名男子菲力普拿著拍立得相機,開著車遊蕩在美國街頭,他拍了許多的風景照,回到辦公室中,將照片交給主編,他已經沒有辦法寫出完整的文章,試圖用這些影像來捕捉或串連些什麼東西,結果也沒有成功,於是他決定回到德國…在機場遇到罷工,只有隔天有飛往阿姆斯特丹的飛機,遇到了一對母女Lisa(溫德斯後來的女友)和九歲的Alice打算回德國,母親不適應美國的生活,因此他們決定先待一夜,第二天一起搭飛機前往荷蘭,菲力普去找了前女友(溫德斯前妻),前女友的一段話,道出了菲力浦(同時也是溫德斯)的心境-「你老是在拍照,因為這樣才能證明你自己的存在」,這段真實的對話幾乎是所有溫德斯電影的縮影…
第二天Alice的母親留下Alice,要菲力浦先帶他到阿姆斯特丹,她想留下來說服男友,於是菲力浦帶著Alice,離開美國到了阿姆斯特丹,他們在旅館等了幾天,等不到Lisa,於是她們決定去找Alice的外婆。在阿姆斯特丹期間,有個非常有趣的狀況,因為Alice曾住過荷蘭,因此他會一點荷語,也對當地有些熟悉,結果在荷蘭街頭的短暫停留,變成是Alice在帶領著菲力浦,對於菲力浦來說,又無奈又好笑。在後來整個旅程中Alice一直是主動的角色,在引領著被動的菲力浦。
他們回到德國後,因為愛麗絲只記得地名,不確定地址,菲力普帶他坐電車、開車不斷的繞著伍波塔,菲力普終於開始受不了愛麗絲,他覺得該不會就這樣被九歲的小愛麗絲纏住了吧。在伍波塔尋找愛麗絲外婆的途中的一場戲,愛麗絲說他口渴了,兩人進入一家店,愛麗絲吃著冰淇淋,告訴菲力浦,說她外婆家根本不在伍波塔,這時菲力浦的反應非常有趣,他不像之前向愛麗絲大吼大叫,而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沈默,他獨自走到洗手間,這之後他決定將愛麗絲交給警方,自己跑去聽了場搖滾樂的演唱會。這時可以看出菲力浦心境上的轉變,在缺少愛麗絲的情況下,他獲得了自由,卻少了方向,聽完演唱會後,菲力普並沒有離開伍波塔,結果從警局逃出來的愛麗絲,突然打開他的車門,自己坐上車,這一幕相當的有趣。此時菲力浦已經把開始把愛麗絲當作真正的伙伴,兩個人原本有些緊張的關係,從這之後反而變得更輕鬆。愛麗絲從警察那邊得到了一點線索,她外婆家其實是在魯爾,而且他拿出了一張外婆家的照片,於是他們又開車前往魯爾…
魯爾是菲力普小時候住過的地方,他帶著愛麗絲,繞了幾個地方之後,找到了那個房子,但是外婆卻已經搬走了,在無法可想的狀況下,菲力普的反應卻是:至少我們現在可以去游泳了,帶著愛麗絲去游泳,遇到了個女人,她帶菲力普和愛麗絲回家過夜,第二天兩人繼續尋找, 當他們橫越渡輪時,警察找到了他們,當時菲力普正想用拍立得拍下船上的人,警察問他為什麼沒有通報警方,菲力普沒有回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