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08, 2007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

對於白米炸彈客的特赦,社會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說,犯罪就是犯罪,難道理由正當就可以讓犯罪正當化嗎?台灣是法治的國家,犯罪就得受罰,恐怖份子成為英雄?這個社會病了。而一些人權團體和農民則聲援楊儒門,雖然手段激烈了點,但他是為了受害的的農民,向政府作嚴正的抗議,如果不採取這種手段,農民的聲音就不會被聽到。

基本上,我是支持後者的,雖然說楊儒門犯的是公共危險罪,但他所放置的炸彈,事實上證明是沒有殺傷力的,也就是說不會傷害到其他人,這和媒體的報導有很大的出入,他並不是什麼恐怖份子,和你我一樣只是個平凡人,會促使楊儒門做出這樣的舉動,是政府、國家和整個社會的責任,現今的法律、社會、媒體根本沒有讓受困的農民有發聲的機會,法律保護的是既得利益者,講話大聲的也總是那些在上層社會的人,誰又真的在乎加入WTO之後,農民的生活陷入多大的困境?用溫和的手段?投書?寫信給阿扁?說真的,這個社會還有人在乎嗎?
我曾在iron的部落格,和「反叛的凝視」裡讀到過類似的故事,文章標題叫做「地下氣象人」(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archives/77814.html)。1970年代,一個名叫地下氣象人的團體,由於美國政府不顧反戰的聲浪,地下氣象人為了反對美國政府繼續參與越戰,在美國各個地方做出了十幾起爆炸案,他們的理念是:「在一個暴力的時代,看著你的國家在別人的土地屠殺無辜的人民,如果什麼也不做,只是繼續享受你的中產階級舒適,這本身就是一種暴力的行動」。回到台灣,雖然問題不同,但意義上卻是相似的,政府、媒體、你我是否曾關注過台灣農民的問題?看看前天,一堆人在百貨公司漏夜排隊,搶那五百元的名牌包,有人沒飯吃,有人卻閒到可以去搶那種奢侈品,這種社會的不公,貧富差距,如果我們視而不見,就是一種暴力!

如果採用溫和的手段可以解決問題,不會有人想用這麼激烈的手段來喚起大眾對這個問題的關心,台灣加入WTO,導致農民生活陷入困境,很多人都曾用溫和的抗議,電影「無米樂」裡也做了不少批判,但政府聽到了嗎?還是政府只是為了商人的利益,而罔顧其他人的死活呢?如果溫和的手段沒有辦法迫使政府改變時,難道我們就坐以待斃,而不加以反擊?

一個平時定期捐款給世界展望會的人,即使自己沒飯吃也要捐錢給921災民的人,說他是恐怖份子?這不是太可笑了嗎?

13 則留言:

  1. 你覺得,拿著假槍搶銀行劫富濟貧如何呢?假槍也沒有殺傷力啊。只要覺得不公平的事,我們都可以用暴力去解決,如此一來會怎麼樣呢?

    另外,那群在百貨公司漏夜排隊的人,絕對不是有錢人。

    回覆刪除
  2. 基本上如果劫富濟貧是允許的話,我還蠻想這樣做的,只是,搶銀行不算「劫富」吧,要搶也要搶有錢人,搶銀行那些人也沒看到有人「濟貧」過。我想,我們應該用一個制度,合理的「劫富濟貧」,比如說社會主義!但這是很困難的,因為現在的法律保護的對象幾乎都是既得利益者,要想讓這些人讓步是很難的。

    而且我並沒有說,只要覺得不公平的事就可以用暴力,我指的是當你試過所有辦法都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只有採取暴力的手段才能解決問題時,就只能這麼做,孫中山先生「革命」暴不暴力?當人民面對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生存受到威脅,又沒有途徑可以解決時,請問能怎麼做?用選票?別開玩笑了,你要農民在忍受這樣的生活幾年?更何況就算下一屆選出來的是國民黨或是其他總統,情況會改善嗎?

    再來說那些買包包的人,他們也許不是多有錢,但他們至少有錢到可以去搶那個包包!他們的價值觀已經有所偏差了,試問搶那些包包的人,心態到底是什麼?炫耀?還是拿來轉賣?這種奢侈的行為,和袋子上印的那些字真是諷刺!今天Live Earth台灣的主持人聶雲說,他有股衝動想甩那些搶包包的人一巴掌,「請問這種行為叫環保嗎?」

    回覆刪除
  3. 楊儒門放炸彈的確是一件偏激、違法又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但滿大快人心的!
    只是農業依然沒有任何改變,希望這是因為時間還不足以看出政府的努力,而不是政府真的毫不關心。
    所以這不完全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就是有好有壞吧。很像廢話的一段留言,但還是滿想留一下的。

    回覆刪除
  4. 忘了說,其實Live Earth很不環保的阿!有去看過任何一場live,應該都可以理解。
    而且想到高爾也有參與,總覺得跟政治脫不了關係。就像本來他想來台灣演講,真的有心的人應該甚至不拿酬勞吧,還敢拿那天價...
    完蛋!我現在滿腦都是陰謀。我真的無法相信這些弄政治的人,就算他不為選舉,應該也是為了錢或是知名度吧....

    回覆刪除
  5. 如果政府有重視這問題的話,當初就不該加入WTO,加入這組織對台灣一般人根本沒什麼用,只是肥了商人跟那些喜歡買奢侈品的人,很多店面現在用國外的便宜米,但我們在外面吃便當、自助餐也沒變便宜,飯還變難吃,又害到台灣自己的農民,現在要退出恐怕也不行了,政府總是嘴上說的好聽,根本沒實質上的幫助,接下來又要總統大選,這問題要解決又不知道要等到何年和日...

    回覆刪除
  6. 這場Live Earth演唱會其實還蠻蠢的,光辦這些演唱會用電量就非常驚人,只希望這真的有辦法讓一些還不知道全球暖化嚴重性的人,得到資訊,不過這付出的代價未免也太高了點...

    我倒對高爾本人沒什麼意見,他只是想把全球暖化這的議題讓更多人知道而已,至少這是正面的,全球暖化這問題不會因為高爾收多少錢而有所改變,就像很多人在他拍完紀錄片後,猛批他個人用電量太高,一點都不環保,那又怎麼樣?他個人不環保是他的事,我們還是要對全球暖化的問題去努力吧,跟政治什麼的就更扯不上關係了,我覺得其實沒必要把這些公眾人物的行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這樣只會模糊了真正的焦點...

    回覆刪除
  7. 購買環保袋的人絕對不是有錢人我同意
    一個500元台幣,值兩張電影票
    但拍賣至少可獲利十倍以上
    可曾想過這些人漏夜辛苦排隊再行賣出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也許這些人只是商業利益下的受害者?
    看到新聞爭先恐後的畫面我覺得他們很愚蠢
    不過現在我同情他們
    並且慶幸自己尚未被扭曲的價值觀操弄心智

    世界之大
    以致於大多數的地方不像我們一樣
    可以輕易的看到"不能面對的真相"
    可以方便的了解到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
    或者有足夠的知識了解什麼是"暖化"
    利用娛樂圈名人絕對是最快的途徑
    不論是否有陰謀論
    起碼出發點以及提倡的理念是好的

    而我認為"革命"本身就是暴力行為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暴力絕不是最終的一條路
    只是最容易被注意的一條路
    旁人如何能得知當事者什麼辦法都試過了呢?
    甘地使用暴力了嗎?
    不合作運動不也成功使得印度獨立
    中國政府打壓藏民人權
    達賴喇嘛也未曾組織西藏民兵試圖引發戰爭來促進西藏獨立

    暴力容易,卻不是有智慧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憤怒容易,也極易引起對立

    ian
    看了你的文章
    我覺得你是個心底充滿忿忿不平的人
    對社會有很多的不滿
    正直固然是好
    但是否能別以憤怒來看待?
    以憤怒來反應這些不平之事
    我相信你在這個社會中生活也不會快樂

    做些你認為是對的事情
    是對社會或環保或地球有幫助的事情
    會非常有意義

    回覆刪除
  8. 我得承認,我對很多事情的確是蠻憤怒的,憤怒,其實多數來自於無力感,對整個社會、整個環境的無力感,不過我倒不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什麼壞事,我很高興對這些事還有感覺,如果對社會上這麼多不公的事情,不再感到憤怒、開始麻痺,那我這個人可能就是徹底的死亡了…

    妳說的沒錯,憤怒跟暴力都很容易引起對立,革命也許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不過我比較悲觀,像甘地或馬丁路德金恩那樣,能夠靠著和平運動,成功爭取獨立和人權的例子,世界的歷史上還有多少?愛爾蘭、阿爾及利亞、古巴當年如果沒有革命,他們的人民今天是不是還會在統治者的壓迫下生活?我實在很難想像現在那些剝削者、殖民者會自動放下手中的利益…

    希望妳說的是對的,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不靠革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回覆刪除
  9. 重要的是

    對那些不贊同己意的人

    對那些行吾輩不認同之事的人

    抱持開放的心

    他們有不同意我們想法的權利

    我們可以試著說服

    或者

    影響我們周遭的人

    有時熱情會遮蓋了眼

    因為它是如此直接

    直接而且跳躍

    見到黑影就開槍

    看到結果就開罵

    其實有時候

    大家都只是想混口飯吃而已

    那樣單純

    如果能作聖人

    誰願意作小人?

    你可以怪制度

    你可以氣政府

    或是對你看不過去的事情感到忿忿不平

    可以極端凸顯問題

    更可以訴諸革命

    但,我相信

    在那些選擇之前

    應該有其他更有建設性的解決辦法

    或是有更和平的溝通管道

    當然我是比較樂觀天真的

    因我無法認同一手拿槍一手拿聖經的傳教者啊

    回覆刪除
  10. 有個小遺憾
    楊儒門一開始的炸彈是真詐彈沒有殺傷力
    但後來放的幾件都有殺傷力
    被台灣三個機構認定有殺傷力
    是求刑七年以上徒刑的殺傷力等級

    有興趣可以自己google看看

    回覆刪除
  11. 我找了一下還是找不太到,只找到中時的描述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30501+132007062000939,00.html

    楊儒門當年放置的十七件恐嚇物中,只有四件是真正的爆裂物,一件放置在大安森林公園涼亭,一件放大安森林公園男生公廁內,另有二件引發爆炸燃燒的是放置在松山後火車站的男廁內和國父紀念館與台北市議會之間的電話亭,只是這二件的火藥量甚微,視覺效果大於實質效果。而且這四件爆裂物中,裡面均查無鐵釘或可能造成傷害的硬物、尖銳物器。他也有兩次將恐嚇物放在電聯車上,但內部並無火藥爆裂物,只能算是恐嚇物,不算爆裂物。

    回覆刪除
  12. 我只找到高等法院的判決

    http://tph.judicial.gov.tw/newsDetail.asp?SEQNO=3182

    下面有列十七件爆裂物的內容物

    回覆刪除
  13. 看來有三件有殺傷力,的確沒必要做到這樣,

    不過判決書裡,倒是有一件之前沒注意到的事,原來楊儒門的事件,被拿來當作跟米國談判的籌碼,這倒是一個正面的結果,可惜美國還是不肯讓步,美國米已經佔了台灣75%的進口比例,還想降低關稅跟取消進口限制,真是貪得無厭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