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14, 2007

羊男的迷宮



進電影院前,如果已經看過了劇情簡介或預告片,對於劇情的走向或風格都是八九不離十,尤其好萊塢的電影,在走進戲院前,通常都在預告片把劇情看得差不多了,但還有另一種情形,就是電影本身跟預告片、劇情簡介完全是兩回事,羊男的迷宮可能就是這種情況。在進電影院前,我一直以為它會是和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夢幻般的故事,結果卻是一部近乎殘酷的魔幻寫實電影,電影中有著和愛麗絲夢遊仙境相似的元素,但黑色的基調卻和愛麗絲截然相反。

導演Guillermo del Toro將故事背景設在1930年代,西班牙的內戰,法西斯軍隊跟游擊隊開戰的年代,小女孩Ofelia在見證著這段殘酷的歷史同時,卻發現了另一個奇幻的世界,導演用地底王國來反映西班牙內戰的情況,電影中處處充滿著隱喻的符碼,第一個關卡中,蟾蜍象徵著人類的貪欲,而它肚子內鑰匙是開啟第二關拿出小刀的鑰匙(後來小刀變成女管家反抗上校的一項利器),也是糧倉的鑰匙,象徵著開啟民主的那道鎖。

Ofelia進入地道的場景,和上校宴請賓客的情景如出一轍,物質缺乏的戰爭期間,這些軍官貴族們卻仍如此奢華,地道中的瞳魔既可代表電影中的上校,也是隱喻後來在西班牙獨裁的Francisco Franco,貪心、殘暴、獨裁,地道中瞳魔吃小孩的景象和軍隊屠殺同樣的殘忍。後來Ofelia從桌上吃了兩顆葡萄遭到瞳魔追殺,如同左派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卻引起佛朗哥的軍事叛變,只要有威脅到牠門既得利益的人,都被殘忍的迫害。

最後一個關卡的牧神,要Ofelia犧牲他弟弟純潔的血,來換取他們回到地底王國,用理想的糖衣來掩飾無辜生命流血的殘酷事實,Ofelia拒絕了牧神的提議,最終失去了生命,卻回到了地底王國的理想世界。

羊男、精靈、瞳魔、地底王國,是Ofelia的幻想抑或是真實存在的世界,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導演僅是藉由這個黑色童話來暗諷西班牙內戰,最後游擊隊攻剋了上校的陣營(和事實相反,Franco叛變成功,在西班牙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獨裁統治),當上校將他的兒子交給游擊隊時,女管家告訴他,他兒子不會知道上校名字,也不會知道他的存在,獨裁者Franco的繼承者Carlos,1975年進行民主改革,領導西班牙走入民主的行列。

一般奇幻電影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除了場景特校很令人驚奇外,劇情很難有什麼說服力,但是導演Guillermo del Toro卻能將歷史和童話巧妙的結合,加上冷酷的基調,讓整部電影有別於傳統的類型,雖然魔幻寫實運用在電影中已經不是新穎的手法,但像Guillermo del Toro能這麼完美運用的導演卻沒有幾位。但對於西班牙以外的觀眾,如果沒做一些功課,很難完全看出電影中各種的隱喻和劇情下的意涵,好在即使不懂西班牙內戰的歷史,觀眾還可以看到一部另類的奇幻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