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是權力,而不是義務
這是一部探討嚴肅主題的電影,關於死亡;關於道德;關於愛;關於自由。
一個全身癱瘓的人,自願安樂死,他沒有能力自殺,那麼,其他人該不該幫助他這麼做?如果妳是他的家人,妳會這麼做嗎?也許很多人都曾想過這個問題,但如果真正遇到又是什麼情況?電影中把這個情況,呈現在觀眾眼前。
勒蒙躺在床上近30年,無法行動,生活都靠家人照顧,這樣的生活,受影響的不只他,還有他的家人、朋友及以許多想幫助他的人,而為了能合法的安樂死,他找了位罹患退化症的律師-胡莉亞來幫助他,也許她也想理解勒蒙的想法,她有和勒蒙類似的問題,她會逐漸退化;失去意識,她在想,如果這樣的話不如死了算了,但是,她沒有像勒蒙的勇氣去面對這個問題,所以藉由這個機會去瞭解瞭勒蒙的背景、閱讀了勒蒙創作,理解他的想法,但在這之後,她愛上了勒蒙,也找到勇氣和他一起面對死亡。而受勒蒙影響的另一位女性,潔娜,兩個小孩的嗎,在生活中充滿著不如意,雖然他沒有身體上的病痛,但在心靈上卻是殘缺的,她被勒蒙吸引,是因為勒蒙的態度,是她所沒有的。潔娜同樣也愛上了他。而在床上躺了將近三十年,沒嘗過愛情滋味的勒蒙,因為他樂觀積極的態度,以及充滿生命力的想法,影響了這兩位女性,但諷刺的是,即使勒蒙笑容中展現著無盡的生命力,卻一心追求死亡,或者是面對死亡。
導演在片中,處理家人對勒蒙的態度是很令人動容的,他用很多生活上的瑣事來表現出家人對勒蒙的態度,雖然很細微卻非常貼切,最令人欽佩的,就是他的大嫂,雖然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大嫂對他的照顧是無怨無悔,而且在家中最瞭解勒蒙想法的也是他的大嫂。他的姪子雖然有點年輕人的狂妄跟愚昧,但事實上他還是愛著勒蒙的,他對於勒蒙這個躺在床上不能動的叔叔,就像朋友一樣,對於照顧勒蒙,雖然有時候他是很不耐煩的,中間還為了勒蒙罵他而生悶氣,
但其實勒蒙對他的情感,就像兒子一般,而我相信,他的姪子也有相同的感覺,只是不自覺罷了。年老的父親,雖然感覺已經有點神智不清,但他其實還是很傷心的,「有什麼是比白髮人送黑髮人更讓人難過的事?就是兒子一心求死。」,在片中,一開始的時候,他大哥是最反對他安樂死的,但他卻是對勒蒙怨恨最多的人,為了勒蒙他放棄海上生活,還讓妻子跟兒子變成他的奴隸,他無法理解,他為了勒蒙犧牲這麼多,為何他要一心求死,也許他不讓勒蒙死的理由,只是為了讓他這二十多年來的辛苦沒有白費。這是個很有趣,而且的確是很貼近事實的觀點,除此之外,大哥大嫂兩人對勒蒙不同的態度,也多少反映到了傳統男性與女性的不同價值觀,男性的觀念總是賺錢養家,吃得好過得好是最重要的事,而傳統女性的觀點,只要家人平安快樂在一起,就足夠了。就像勒蒙說的「愛我的人,會幫我完成這件事」。
而在最後,結局是很出乎意料的,胡莉亞在拿到勒蒙的第一本書時,並沒有履行她的承諾,和勒蒙一起殉情,導演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他沒讓我們看到那封信的內容,最後只看到胡莉亞在海邊,呆呆的望著海洋,已經忘了勒蒙是誰。也許,她在最後一刻,對死亡的恐懼打敗了她對自己病情的恐懼,她的自由意志無法允許她面對死亡,也許,她在拿到書後,再次病發,誰知道呢?「生命是權力,而不是義務」,這的確是一句值得省思的話,一開始幫助勒蒙安樂死的志工也說過,他們不是叫所有罹患病症的患者去尋死,而是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勒蒙最後平靜的喝下那杯有毒的水,走完他人生的最後一程。
導演在片中幾場戲裡,用了「魔幻寫實」的手法,勒蒙運用他的想像力,穿過草原、森林,來到他最喜愛的,卻讓他全身癱瘓的海,他幻想著和胡莉亞的纏綿,接吻,再次體會到愛情的感覺,導演讓我們隨著勒蒙的意志飛出窗外,而這畫面,剛好接在潔娜的兒子說勒蒙在說謊,他的身體能動之後,的確相當巧妙。本來實在無法想像這部電影跟神鬼第六感導演會是同一個人,不過後來也想到,神鬼第六感其實也有運用到魔幻寫實的手法,但技巧跟劇情的搭配就和本片相差太多了。
通常我在看一部電影,總會讓我聯想到其他的電影,這次也不例外,看完這部片後,讓我聯想到了兩部跟生命及死亡有關的電影--阿莫多瓦的「悄悄告訴她」,以及「野蠻的入侵」,「野蠻的入侵」和「點燃生命之海」,兩個主角都是在經歷一個死亡的過程,但兩者卻是截然不同的情況,一個在求死,一個是無可奈何的等死過程,兩者處理死亡的題材,都很有不同的觀點,很值得一看。而「悄悄告訴她」和「點燃生命之海」兩者都可以看到一種很強的生命力,但卻是截然不同的表現方法及觀點,阿莫多瓦讓我們感覺到植物人是還有生命的、有思想的,他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對待生命的方法,而「點燃生命之海」的勒蒙,有思想,卻無行動能力,雖然追求死亡,但卻能強烈的感受到主角的生命力,以及他的自由意志,兩部片意義上雖不同,卻都充滿著無限的生命潛能,值得一看。
3/28還沒找到工作的ko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