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13, 2006

真實的謊言? <華氏911>麥克摩爾

華氏911披露了911事件前後布希政府的所作所為
總統大選的真相
911事件的真相
小布希攻打伊拉克的真相
然而,我們真的看到了真相嗎?



前幾天在朋友家裡看了麥克摩爾的<華氏911>,對於這部片其實早有耳聞,
只是沒想到這部片是拿到坎城金棕梠櫚的大片(後來看網路上的資料才知道),
沒有先預設立場還是有好處的.這部片的內容真的是相當 "精采"
不過我想講的不是小布希跟他一年度假的次數,我想到的還是個老問題--
紀錄片所呈現的"真實"究竟是什麼?

華氏911播放的過程中,我和我朋友,對其中有些畫面跟對白有些質疑,
有些真的蠻像在演戲的,加上麥克摩爾剪接都手法,說是"斷章取義"也不為過,
so,這到底是一部紀錄片,還是劇情片?
紀錄片真的可以呈現真實嗎?
其實,影片開始沒多久的片頭字幕就說明了這件事,
Written,Produced and directed by Michael Moore
所以說,這是麥可摩爾的電影

紀錄片究竟是否能呈現真實?可以!它能呈現導演的真實...
客觀的真實?no...其實它從來沒呈現過,
從早期著名的紀錄片,佛萊根提"北方的南努克"開始就如此,
他也是讓愛斯基摩人"重現"捕捉海豹的情形讓他拍攝.
德國的著名的女導演雷芬斯坦,備受爭議的紀錄片"意志的勝利",是經過事先精心策劃的紀錄片

紀錄片拍攝的形式很多,有些主張導演或攝影師應該站在第三者的角度,
不去干擾受訪者或被攝者的生活,(雖然拿著攝影機已經是干擾了)
而有些導演卻喜歡對受訪者不斷的"干擾"
藉由訪談,不斷深入受訪者的心靈深處,尋求連受訪者本人都不知道的真實
但無論何者形式,紀錄片都無法避免主觀,當導演或攝影師拿起攝影機的那一刻起,
他已經選擇了要讓觀眾看到什麼,或不看到什麼.
so,紀錄片事實上,是導演要傳達給觀眾的觀點罷了,
只是紀錄片和劇情片不同的是,它從我們生活中取材,
感覺起來很"真實",有許多觀眾容易被紀錄片所感動!
所以一直以來,我認為紀錄片所背負的責任要比劇情片大得多,
導演可以在劇情片肆無忌憚的敘述她們的故事,觀眾看完之後,
不管同不同意導演的觀點,觀眾們會認為這只是一部電影.
但紀錄片,人們通常會以為她們看到了"真實"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Michael Moore真的把911事件前因後果"真實"的呈現給觀眾嗎?


記得剛上大學時,看學長姐們畢展的片子-網事追憶錄,玩的就是一個真實的遊戲.
他們用紀錄片的手法,欺騙了所有在場的觀眾,甚至是評論人.
他們提出的問題"何謂真實?"
我想沒有人能解答...

回到麥克摩爾的華氏911,其實無所謂的真實或不真實,
他只是呈現他的觀點給我沒看,他蒐集了所有他所需要的證據跟畫面,
然後用較諷刺甚至有點拙劣的手法表現出來,
也許很多人對這部電影斥之以鼻,但至少他呈現了部分美國人的觀點,
也呈現了部分美國民眾部份的處境,
當我看到海軍在街頭,超市徵兵時,真的覺得很恐怖,
徵兵居然可以搞得像麥當勞打工一樣,而卻真的有許多年輕人考慮甚至前往伊拉克
因為從軍,真的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
鏡頭在麥克摩爾家鄉的街頭穿梭的那一慕,
讓我想起了溫德斯的豐饒之地,拉娜坐車經過LA貧民區的景象,
是的,這裡是洛杉磯,這裡是美國...

又離題了,總之,華氏911的確讓我們看到了許多未曾公開過的畫面,批判以及指控.
麥可摩爾也算是成功了,
但諷刺的是,
麥克摩爾攻擊布希政府的計畫,看來卻和布希攻擊伊拉克的計畫如出一轍
或許這才是它拿到坎城金棕櫚的理由吧...


PS.不管如何華氏九一一還是值得一看,尤其反美人士應該會看非常過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