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牌冤家前,知道編劇是蘭花賊的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
我就知道,要小心了,他可是個心機超重的編劇,設陷阱讓觀眾跳下去可是他的拿手絕活...
果然從金凱瑞在火車上遇到凱特溫斯雷的時候就怪怪的,第一次見面的兩個人,金凱瑞卻好像記得以前有看過凱特,兩人相戀一路發展下去,終於,查理考夫曼的陷阱出現了!金凱瑞在車上等凱特的時候,一個小夥子走過來問了一下金凱瑞...
這個鏡頭其實擺明了是個陷阱!查理考夫曼先讓伊萊亞伍德出現,接著凱特跟金凱瑞出現問題...按照一般敘事的邏輯,觀眾肯定會認為伊萊亞伍德是"之後"介入他們的第三者。因為我們看到"之後",凱特裝做不認識金凱瑞...但事實上,編劇卻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把現在的時空中斷掉,從伊萊亞伍德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就回到了過去的時空...這種改變劇本結構的手法很有趣,但是鑿刻的痕跡卻過於明顯…
但這種類似手法,早在新浪潮大師 亞倫雷奈的廣島之戀就把這個手法用到極致了!鏡頭不斷在女主角的現實跟過去中切換,沒有任何預警,且甚至有過去和現在對照的相似情景...而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除了現實、回憶、還加上了幻想...讓觀眾分不清楚究竟在現實還在幻想中...另一位新浪潮大師高達更是完全打破劇本的結構,採用論文式鏡頭,斷裂且超載的訊息在電影中不斷出現,觀眾更是看得一頭霧水…
我個人不太喜歡王牌冤家這種設計觀眾的劇本結構,有想玩觀眾的意思,王牌冤家真正好看之處卻不在他的劇本結構,而是男女之間的關係,藉由一種可以洗掉記憶的想像...創造了一段不可能發生的關係。一對分手的男女朋友,在洗掉記憶後卻又宿命的重逢!重逢後又陰錯陽差的得知他們之間的過去...卻在知道分手的原因,且知道對方的缺點後,兩人願意再重新來過...這不會是現實生活會發生的事,不過卻很像一對男女朋友失敗了再重新開始的關係,兩人過去的缺點並不會因為洗掉記憶而忘記,但重逢後,卻重新再了解對方的開始...
PS.最後不得不罵一下台灣翻譯的片名,eternal sunshine翻成王牌冤家會不會太誇張啦!至少也翻個貼近劇情的名字吧,搞得很像金凱瑞以前演的喜劇片!
根本是騙觀眾!害我本來完全不想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