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月 10, 2009
The Story of Stuff
小瓊昨天傳給我看的網頁,國際版:http://www.storyofstuff.com/international/index.html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個短片,它一針見血的戳破這個世界最大的謊言跟騙局,現在整個世界就是建立在「消費」這個價值觀上,從各大企業、媒體廣告、王力宏、蔡依林、周杰倫等明星到劉兆玄、馬英九這些政府官員,這些人都一直要民眾消費,現在就來看看所謂消費經濟的背後到底我們耗費了多少金錢跟資源吧...
過年前才剛整理了房間,發現房間裡堆滿了許多「雜物」,根本不知道該丟哪,一堆DVD光碟片;壞掉的硬碟、主機板、顯示卡、手機充電器、很多現在沒在聽的CD、壞掉的床架、舊衣服跟一大堆的DM傳單,現在我家每個里拜會收到兩份加樂福的DM。雖然這些東西大部分還是可以回收,但為什麼我們會累積這麼多的「廢棄物」?
最令人不解的應該是電腦跟手機產品,每購買一支新手機,它都會附一個充電器,很奇妙的是充電器不能適用每一支手機,於是當你買新手機之後,舊的充電器就變成了廢棄物,電腦也是一樣,有一天當你發現你的CPU壞了,想買個新的,結果發現新的CPU跟主機板規格不合,於是你必須更換主機板,然後換了主機板後發現,硬碟變成Sata2、顯示卡變成PCI-E、記憶體已經變成DDR3,你怎麼樣都沒辦法把舊的產品插入新的插槽中,於是你又花了一筆錢更新,當你以為全部大功告成的時候才發現,你的電源供應器無法支撐這些新產品所需的電力,最後只好連電源供應器都換了,原本只是壞了一小片CPU,結果發現你得換掉整台電腦,然後舊的電腦只能捐出去或是資源回收,這是多不合理的事阿,一切都只因為在背後的企業想賺更多的錢,於是他們想盡辦法讓新產品的規格跟舊產品不同,然後在保固期到之前剛好壞掉,維修費用跟買新品差不多,這就是所謂的「刺激消費」阿...
但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產品,最可怕的是所謂「流行」的東西,也就是消費性的東西,CD、鞋子、包包、衣服,現在連手機跟相機也變成「流行」的一部份,大家都在追求最新、最有設計感的外觀,當這些產品一旦過了時間之後,就只有進垃圾桶的命運了。
唉,下次買東西前得想想,這東西的成本是不是真的只有標價上的價值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嚇!這個小瓊是我嗎?!好像是...哈哈
回覆刪除好吧,以我們的交情,我特准你這麼叫我XD
我覺得全世界搞環保的人都應該看看這個短片
至於經濟...我沒腦想那個部份了...
對了...還有意識形態的侵蝕.......
回覆刪除洗腦真是可怕..
對阿,恐怖的是就算知道這些是事實,
回覆刪除我們還是不自覺的一直在消費...
話說回來,妳的部落格怎麼不見啦?
oh dear,
回覆刪除my lab is coming back!!!
please enjoy taimaica soundsystem
they are fucking high!!!!!!!!!!!!!
淘汰的東西可以廢物利用
回覆刪除http://www.wretch.cc/blog/minirat0607/21746023
原速版
http://nicoplayer.blog60.fc2.com/?id=sm550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