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晚上看了試映
衝著伍迪愛倫的名字,不過很驚訝的是,這部片跟他以往電影風格相差甚多,完全無法想像這和「安妮霍爾」會是出自同一導演之手。不過在看完了結局後,還是感到了那麼一點伍迪愛倫的味道,這不是一部愛情電影,也不是一部推理或驚悚片,而是一部有關命運的電影。
整部電影的關鍵,或者說是命題,就在第一個鏡頭,一個網球在球網上不斷的往返,然後,球打在網子上,彈了起來,「像網球比賽中,當一個球觸網的那一刻,球可能往前飛,或往後飛,運氣好,球往前飛,你就贏了,球往後,那麼你就輸了。」,這個開場鏡頭的概念,貫穿了整部電影,中間有許多片段都呼應到這麼命題,尤其在結局的那個Match Point,如果沒看到開場的這個鏡頭,在結尾就無法受到這麼強烈的震撼。(順便懲罰一下習慣遲到進場的觀眾。)
之後的一場戲,主角他們在一家餐館用餐的時候,主角克里斯,當眾表達了他和其他人不同的觀念,人的一生,甚至整個世界,很有可能都是運氣所組成的,一切事物的構成,都是偶然。這場不經意的對談,卻埋下了克里斯日後行動的一個伏筆。
克里斯不斷在克莉和諾拉之間拉扯著,他不知道該倒向哪一邊,他不愛克莉嗎?或是他真的愛諾拉嗎?或者只是因為做愛帶給他的快感?他就像一顆觸網的網球,飄浮在空中,卻不知道該往哪邊去。他把一切歸咎於運氣,在諾拉懷孕後,跟他說,為什麼克里斯跟克莉想盡辦法就是無法懷孕,而她卻一下就懷孕了,難道不是因為愛嗎?當然不是!只是運氣!這才是克里斯內心真正的想法,電影後半段也證明,克莉也懷孕了,一切只是運氣,沒有愛!
當克里斯下定決心謀殺後,觀眾以第三者的角度一一看著他的罪行,在他破綻百出的設計中,警方有人開始懷疑他,在他被叫到警局之前,他將被害者的戒指,丟向河中,這個慢動作鏡頭,類比於開場的那個網球處網,在戒指打到欄杆彈回來時,觀眾都知道,他輸了…真的嗎?
最後的結局大出觀眾的意外,伍迪愛倫是在耍觀眾嗎?不是,因為克里斯真的輸了,他沒有被捕,但他卻輸掉了他的人生,他一生都將在悔恨與罪惡感中度過,沒有盡頭。就像無間道第一集裡的劉建明,帶著罪惡感陷入無間地獄中。
很令人驚豔的一部電影,劇中的配樂也很有意思,有母題的效果,歌劇是主角討厭的音樂,但它剛好總是在主角人生中的轉折點出現,比如說和諾拉邂逅的時候,他殺人的時候。不過我個人對於結局還是有點小小的意見,最後克莉哥哥講的那番話,雖說是為了點題,但實在是有點畫蛇添足,如果可以用別的東西隱喻,甚至回到開場的球網和網球,最後網球彈回來,我想會比較不這麼明顯。還有結局前那一段魔幻寫實的手法,最近幾年的電影真的是用到爛了,那場戲感覺也沒那麼必要,不過,還是一部蠻值得看的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