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23, 2008

轉錄:吞噬國家財政的怪獸

2008-07-22 中國時報 【■黃瑞明】
 為了兌現馬總統競選支票,國民黨主導的立法院趕在會期最後一天通過國民年金法。雖然這是社會各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法律,批評之聲卻不絕盈耳。反對者的火力集中在農保脫鉤與財務困境之上,這自然沒錯。不過,更值得關注的問題卻是國民年金法的不公不義。可以這麼說,相較於軍公教月退俸這樣的大餅,所謂的國民年金(連同早一日通過的勞保年金)只是餅屑而已。

 在現行制度下,軍公教從業人員只要服務二十五年、年滿五十歲就可以領取月退俸退休。一個退休小學老師每月至少可領五萬,校長甚至十萬。至於軍人則更是誇張:一個國中畢業就唸中正預校、陸軍官校的人,只要年滿四十歲就可以月領六、七萬元,活得越老,領得越久!他們與小學老師都不納稅,捧的是鐵飯碗,活到八、九十歲,全部退休金額數千萬。一旦身故,配偶繼續領取半數月退俸。換句話說,等於拿出不到兩年的薪水當保費,就可以換來長達數十年的養尊處優。

 全世界像樣的國家之中,沒有一個有如此慷(納稅人之)慨的年金制度。就拿德國來說,正常情況下,任何人都必須在工作滿四十年、每月提撥稅前所得的百分之二十當保費、年屆六十五歲才能每月領取原來薪資所得的七、八成當退休金。由於出生率持續低落,老年人劇增,為了因應龐大的年金支出,德國政府在前年甚至修法將退休年齡提高至六十七歲。

 俾斯麥在一百多年前為了廣大苦命勞工而在德國首創全民年金制度,「橘逾淮而為枳」,台灣卻搞出一套獨厚少數軍公教的荒唐制度。長久以來,多數民眾只能靠自求多福安排退休餘年,如今實施了國民年金,姑且不論其基金是否會破產,投保人辛苦繳費四十年後,每月所得還不到九千。請問是非公道何在?

 羨慕軍公教月退俸者眾,深諳內情的人卻很少。真正的專家通常也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不是在國立大學任教,就是身為公務員中的老鳥,自然沒人想要改革那套「俗又大碗」的軍公教月退俸。在這種共犯結構下,難怪民進黨政府在過去只會猛打十八趴,而不願意碰觸更核心的月退俸制度,因為它的當權菁英之中不少人也是受益者。

 軍公教月退俸的問題不只敗壞社會公義一端而已,令人憂心的是,在可見的未來,它也必然對台灣的經濟造成致命的一擊。前銓敘部長朱武獻在不久前公開承認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的缺口高達一兆兩千億。依照過去主計處的統計,九十三年的全國軍公教退休年金支出總金額為兩千一百億元,等於當年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全部稅收!這套制度就像是神話中那一隻跑出瓶子的精靈一般,隨著退休人數的增加與國民壽命的延長,它將越長越大,最後吞噬了整個國家財政。

 馬英九應該把徹底整頓軍公教月退俸制度列為第一項愛台建設。事實上,這也正是「藍綠通吃」的最高境界:不靠招降納叛,而是收買民心。不管藍綠,絕大多數人都不是軍公教,得罪了少數的後者而造福了前者,馬總統能夠贏得的何止連任而已?

 (作者為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最近因為工資問題,不斷在研究跟勞工有關的法律跟制度,真的是越研究越心酸阿...
除了公務人員以外,其他的工作都是狗屎就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