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導演的斷背山,事前除了得知它得了金球獎外,沒有看任何報導跟評論,不用任何預設立場進電影院,斷背山真的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不錯,還是離經典有段距離。
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場戲,很巧的,這兩場戲就是開場跟結尾。開場幾乎完全沒有任何對白,但斷背山的開場戲卻已經包含了許多訊息,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吸引我的是影片的顏色,因為這個顏色非常的熟悉,跟溫德斯「別來敲門」的色調非常相似,也就是西部片的顏色,蒼藍的天空,滿地的黃沙,傑克開著一台破車而來,傑克下了車,罵了聲髒話和破車,隨後,他注意到拖車前的一名沈默且低著頭的男子,他注視著男子一會,然後開始在車窗前刮鬍子,老闆開車而來,打開拖車,兩個人依序進入拖車。開場戲很簡單,但李安導演在這第一場戲就已經清楚的交代了兩個主角的性格,跟一些微妙的關係,艾尼斯相對於傑克而言,一直是處於被動的角色,艾尼斯在拖車前等待著,傑克開車而來,而傑克用一種不太尋常的眼神叮著艾尼斯,艾尼斯始終默默的不發一語承受著,低著頭、沈默,身上穿著著較為破舊的牛仔裝、逆來順受、慣於隱藏自己的情感,而傑克的主動、熱情有點暴躁,不吝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的性格當然也影響了兩個人未來的人生,以及整個故事的發展。當傑克打量完艾尼斯後,回頭面對著車子的照後鏡刮鬍子,這裡又讓我想到溫德斯在「道路之王」裡,那個卡車司機同樣也是在一個車窗前刮鬍子,而「道路之王」的故事也隱含了同性之愛。不過或許傑克只是藉由這個動作,偷看艾尼斯,以及想在艾尼斯前整理自己的儀容,但這開頭的一場戲,卻已經把兩個主角的性格、主動/被動的關係表達得很清楚,即使只有一句對白。
之後,隨著兩人來到斷背山,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裡,除了馬與羊群與他們為伴外,他們倆是互相唯一的依靠。在風雪侵襲斷背山的某個夜晚,兩人的情慾終於爆發,傑克的主動,和喝醉艾尼斯,發生了關係。離開斷背山後,兩人分別走向不同的道路,恩尼斯取了他的未婚妻艾瑪爾(她也是溫德斯豐饒之地的女主角),傑克取了個富家女羅琳,四年後,傑克寫了張明信片給恩尼斯,於是他們開始背著老婆們出遊,但由於恩尼斯在小時候看到的景象過於深刻,他始終無法給傑克一個承諾,就這樣過了二十年,再一次大吵分手之後,恩尼斯寄了張明信片給傑克,卻只拿回自己的明信片,上面印著「身故」。他帶著傑克骨灰回到他老家,在傑克的房間內,發現了兩件緊緊包覆著的襯衫,那是他們在斷背山一起放羊時穿的襯衫,直到這時候,恩尼斯才知道傑克有多愛他。
最後一場戲也是小說裡沒有的,在恩尼斯回到他自己的生活後,他買了輛拖車,那是他和傑克第一次相遇的地方,他的大女兒來找他,希望恩尼斯能參加她的婚禮,恩尼斯問女兒,他們認識多久,兩年,恩尼斯若有所思,原本堅持要工作無法參加婚禮的恩尼斯,改口答應女兒要參加她的婚禮,在女兒離去之後,恩尼斯打開他的衣櫃,看著那兩件緊貼的襯衫,說:「傑克,我發誓」。結局真的是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用他的女兒的婚姻和他自己跟傑克的關係來做對比,兩年和二十年,異性與同性,在他一開始拒絕他女兒後,想到了傑克的死,他不能再錯過另一個20年了,任何一個生命的重要時刻,於是他答應了。
看過原著之後,才知道李安導演真的很厲害,斷背山只是一個短篇小說,幾乎只能算一個劇情大綱,但是李安導演除了加了些戲,更充分運用電影的技巧不斷的隱喻他們兩個的關係,和美國社會看待同性戀的心態,像是他們在斷背山放羊,利用羊群、郊狼影射同性戀族群被外界社會獵殺的關係,就像恩尼斯小時候,他爸爸對那兩個同性戀者所做的一樣。李安導演雖然沒有在這部片裡加入任何批判性的情感和劇情,但是由於我們是站在恩尼斯的角度去看事情的,所以觀眾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他們兩個的壓力,恩尼斯回想小時候看到的景象時,那種壓在心底怕被別人發現時的恐懼感,無時無刻,那種社會的規範壓得恩尼斯和傑克喘不過氣來,不得不用一個又一個謊言對家人、朋友甚至社會隱藏事實,然而這是他們兩個人的錯嗎?李安只是把當時的社會情況表現出來,但卻能讓觀眾在看完斷背山後,不斷的思考斷背山的意義…
ko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